如何選擇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
發(fā)布時間:
2014-01-20 00:00
來源: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主要有蓄熱法、外加劑和早強水泥法、外部加熱及綜合蓄熱發(fā)。在選擇施工方法時,要根據(jù)工程特點,首先保證混凝土盡快達到臨界強度,避免遭受凍害;其次,承重結構的混凝土應盡快達到出模強度,保證模板周轉。一般情況下,應優(yōu)先考慮使用蓄熱法。也可以在混凝土中摻外加劑或采用高強水泥、早強水泥,使混凝土提前或者在負溫下達到設計強度。
當上述方法不能滿足要求時,或采用外部加熱方法和改善保溫措施,以提高混凝土凍結前的強度。常用外部加熱法用蒸汽加熱法、電加熱法和暖棚法。
蓄熱法
蓄熱法利用對混凝土組成的材料(水、砂、石)預加的熱量和水泥的水化熱,再加以適當?shù)母采w保溫,從而保證混凝土能夠在正溫下達到規(guī)范要求的臨界溫度。
蓄熱法適用于氣溫不太寒冷的地區(qū)或是初冬和冬末季節(jié)。當室外最低溫度不低于-15℃時,地面以下工程或表面系數(shù)(即結構冷卻的表面積與結構體積之比)不大于5的結構,應優(yōu)先采用蓄熱法施工。
由于蓄熱法施工簡單,費用較低,較易保證質量,國內外都把它作為冬期施工的基本方法。
綜合蓄熱法
綜合蓄熱法是在蓄熱保溫基礎上,充分利用水泥的水化熱和摻加相應的外加劑或者進行短時加熱等綜合措施,創(chuàng)造加速混凝土硬化的條件,使混凝土溫度降到冰點溫度之前盡快達到受凍的臨界強度。
綜合蓄熱法一般分為低蓄熱養(yǎng)護和高蓄熱養(yǎng)護兩種。低蓄熱養(yǎng)護過程主要以使用早強水泥或摻負溫外加劑等冷操作方法為主,使混凝土在緩慢冷卻至冰點前達到允許受凍的臨界強度;高蓄熱養(yǎng)護過程則主要以短時間加熱為主,使混凝土在養(yǎng)護期間達到要求的受荷強度。這兩種方法的選擇取決于施工和氣溫條件。一般平均氣溫不低于-15℃,表面系數(shù)為6~12,且選用高效保溫材料時,宜采用低蓄熱養(yǎng)護;當平均氣溫低于-15℃,表面系數(shù)大于13時,宜用短時加熱的高蓄熱養(yǎng)護。
外加劑和早強水泥方法
摻外加劑是指在冬期施工的混凝土中加入一定劑量的外加劑,以降低混凝土中液相冰點,保證水泥在負溫條件能繼續(xù)水化,從而使混凝土在負溫下能達到抗凍害的臨界強度。摻外加劑法常與蓄熱法一起應用,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初始熱量及水泥在水化過程中所釋放出來的熱量,加快混凝土強度的增長。
下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