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即將開啟建筑能效提升工程
發布時間:
2014-11-19 00:00
來源:
"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10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文藝工作座談會時強調。據了解,那些非傳統的建筑不但因造價昂貴受到質疑,而且從建筑節能的角度考慮,也都是耗能大戶。業內知情人士透露,外觀造型類似鳥蛋的國家大劇院,一年要1億多元的運營費用。
不過,國內這些地標性建筑基本都標榜自己是綠色建筑,甚至都拿到美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LEED的最高認證,或者是國內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三星級的認證標識。
節能示范建筑多虛名
"近十年來一大批節能示范建筑,實際運行能耗都高于同功能的一般建筑。"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系教授江億在一次建筑項目交流會上直言。
根據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等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美國獲得綠色建筑評估體系(LEED)認證的綠色建筑中,70%實際運行能耗高于同功能一般建筑,對中國獲得綠色建筑三星認證的標志性建筑的調查結果也發現類似情況。
"不能將綠色建筑當作資源浪費的擋箭牌。"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龍惟定在微博"關于建筑能效提升工程的系列思考"中提出,2012年中國建筑規模達到27億平方米,占世界新建建筑總量的近一半。據美國CTBUH(世界高層都市建筑學會)統計,世界上已建最高的100棟建筑中有34棟在中國;在建最高的100棟建筑中也有34座在中國。如此規模,不僅造成地方債務隱憂,也對土地、資源和生態造成破壞。
實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
中國建筑能耗問題也引起國家層面的關注。2014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實施建筑能效提升、節能產品惠民工程。
據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了解,住建部節能與科技司從3月份就開始著手制訂中國建筑能效提升實施路線。
住建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住建部通過對上海、重慶、山東、河南、天津等省市的廣泛調研,召開了30余場座談會,已確立了建筑能效提升的初始路線圖,設定從2016年到2030年建筑能效按照什么樣的梯度去提升。
調研結果顯示,未來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適合用"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三個五年規劃來實現三個轉變——從節能建筑到綠色建筑的轉變,從單體建筑向區域推動轉變,從"淺綠"到"深綠"轉變。
上述負責人稱,綠色建筑未來路線圖從2016年開始,并分三個五年的階段,是出于以下幾個方面考慮:首先,將綠色建筑的節奏和國家每隔五年一規劃的步調統一起來;其次,研究結果升級到正式文件需要有一個準備期,這個準備包括宣傳擴散,讓社會知悉的準備,也包括技術、標準的準備;最后,未來城鎮化的高速增長窗口期也將與綠色建筑的發展相結合。
降低能源消耗總量是目標
通俗來講,建筑能效是建筑節能的升級版。龍惟定認為,提升建筑能效,就要對各類建筑建立能效基準、能耗標桿,這就意味著在地區層面甚至國家層面的建筑能耗具有可比性。具體實施應該三管齊下,一是能耗模擬,二是能耗監測平臺的數據分析,三是典型建筑的現場實測。"目前這三方面都有很多基礎工作和體制機制上的薄弱環節。"不過,除了提升建筑能效,據江億介紹,在中國控制能耗總量的背景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總量和單位面積實際的消耗量是最主要的目標。
據江億透露,建筑領域的一項新國標《建筑能耗標準》有望年內生效。在征求意見稿中,建筑用能被分為三大標準,包括以單位面積用能指標衡量的北方采暖用能和公共建筑(包括商業建筑)的用能、以每戶用能指標衡量的住宅用能,目前農村建筑用能暫時不列入標準。
"2008年國務院建筑節能條例提出要對公共建筑實行用能定額管理,但是怎么定額管理,需要一個基準值。現在有這個基準值就可以做定額管理了。"江億舉例稱。此外,此標準還將作為能耗定額管理、碳交易的基準值以及用于核算中國建筑能耗的總量等。
上一頁
上一頁